2024/10/11 05:00AM文殊大圓滿願文教授(Day6 PM)(上半場13:03)請大家生起慈心、悲心的菩提心,並且向根本上師、傳承祖師們做祈請,安住於廣袤清淨當中來聞法。
我們繼續接續我們之前所講述的法類。以上我們已經概略講說了基道果三者,上述同時也講到了關於如何的覺受顯現,以及如何來產生成果。(英譯:我以濃縮的方式介紹了大圓滿教法。過去幾天講述了相應於我們的大圓滿的基道果,亦講到獲得體驗,以及如何達到果位。)
這邊就會產生一個問題,如果我們修持大圓滿,大圓滿顯現的話,我們應該如何做持修?(英譯:我收到一些問題,有些人問:一旦我領受了大圓滿教法,那麼我該如何修持大圓滿?)
我們在修持大圓滿立斷的時候,可以結合任何實修,可以切實結合任何論典來修持,都是可以的,並沒有特別的侷限。或者是我們什麼時候有空,即便是結合了世間的一些事情來修持的話,也是可以的,沒有什麼禁止。(英譯:講到立斷修法的時候,那個修法可以隨時修,無論何時何地都沒有關係;只要有時間就可以練習,甚至可以與日常瑣事結合來修。)平時如果自己有在做課誦〔或持咒〕的話,〔也〕可以結合立斷來做實修。不需要特別為修持立斷而闢出一個時間,空出一個空暇的時間出來,不需要的。
就像我們在講解大圓滿的時候會說:座上修或座間修兩者無別,意思就是說,我們特別空出一個閒暇的時間來修持,又或者是在座下、離開座位的時候、日常的生活行為當中修持,兩者都是可以的。(英譯:這裡說有座修和非座修的區別。所以你可以進行這種修法,你可以設定一座來修,或是沒有任何座修,那你就可以一直練習。)
對於多數人來講,他在座上的時間是比較短的,反而是在座跟座之間的時間是比較長的。所以如果能夠利用座間的時間、這個空暇時間來做修持,並且以這樣的方式來讓我們提起專心,這是十分重要的。
正因為我們要見地和見〔者〕兩者融合,要無改造、無修整,同樣因為我們心原本的法性也是無修改、無雜染、無修整的,當我們在生起念頭的時候它是有改造的狀態,但是當我們趣入等持、禪定的修持的時候,是屬於無改造的。(英譯:如果一個人獲得或處於這個見、正見的境界,並且認識到實際意義,那麼他的念頭就會自解脫。但一旦你受到這些念頭的影響,那麼以禪定來修就很重要了。)
在一開始我們進入等持的方法,這個方法它是屬於有修整的;因為它是方法,我們真正要趣入的是等持,所以透過有修整的方法讓我們進入等持的禪修。(英譯:進入這個禪定,首先的準備或因就是方法,然後方法的果就是禪定。為了達到禪定的境界,你需要修行它的前行。)當我們進入了修持,修持到一定程度的話,由於修趣入於界,我們的修持進入界的時候,就會成為方便而生之……〔英譯:一旦你練習足夠長的時間,方法和方法的結果合而為一,此時你就不必擔心只有方法了(you don't need to worry about the only methods)。〕
透過這樣的反覆修持,當禪修進入界的時候,我成為我見的時候(21:47),我們能夠了知一切能所合而為一,到這個時候境與我們的心是合而為一的,不再有二取。〔英譯:我們說知者與被知者合而為一(the knower and things to be known become one),就是說客體與主體合而為一,所以這就是主要的修持。〕(22:00)
(一校)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Youtube 英譯影片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ES367o6S5M&t=3s中譯音檔下載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file/d/1oe7KYwjdTHPmAWryuqm2Iexu5X0H6weN/vie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