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觀自在菩薩給麥吹巴之教導》說:無論什麼生起都是本始體性(primordial being),因此若顯相未從正念中解除(disengaged),當一切顯相生起為空性時,你確定會成為覺觀者(contemplatives)之王。
一切顯現的即是「那個」,「那個」不在任何處顯現。因此,無論什麼生起都是未生起,這就是它生起的方式。[56]
偉大婆羅門〔薩拉哈〕說:心的散失與回復是護佑主(protector)的本性。水與浪是分開的嗎?輪迴與平等性即虛空的本性。
達達美特瑞(Dadak Metri)說:處於無生,念頭是偶發的,而且念頭是實相本身的絕對本性(the absolute nature of reality itself)。誰知道它們是不同的?我說它們是一體的(unified)。
《空行寶燦》說:目前當無了悟時,所有的意識散失就是想法。當了悟時,念頭本身無異於從概念營造中得自在。
這是大手印的一個參題:就如冰的本性為水,智者理解概念與無概念是不二的。
《俱生不可思議本續》說:既然是俱生的就免於概念營造,所以無任何事物可禪修。不要阻斷無對境的本性之流。
《般若波羅蜜多經十萬章節》說:不以心智從事,就是向佛皈依。
偉大婆羅門〔薩拉哈〕說:一旦你看到自心離於概念營造時,假如禪定時還不停的營造,這就像找到珍寶後,還去尋找一個玻璃瑣物一樣。
又說:一旦沒有事物可禪修,心就無事可做。不要以有構造的對境,染汙普通意識的本初自然狀態,因為一個生來純淨之心,是毋須修整的。
沙瓦瑞巴(Savaripa)說相似的話,並且毘如巴也說:不要想著存在或不存在,歇息在無散亂裡。確實起心動念,即便不是極端情況,都是未歇在存在本性的實相中,這就是大分心。
在這個修習裡,從事無數的概念營造是誤入歧途的——指認這個、執著於那個,如此陷在念頭之網內。這樣做就像忘了樹幹,而爭先恐後於枝葉一樣。
帝洛巴說:你沒看到那個超越智性的出世間智,其實就是智性的本性。你尚未瞭解不動的真義,其實就是行動的本性。
沙瓦瑞巴說:在大手印裡,心無事可做,也沒有一丁點的事物要去禪修,所以不要禪修!無上禪修與無禪修的實相無分別。(pp. 211-21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