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章 大圓滿中的覺觀(Contemplation in Dzogchen)
經教:寂止和空性
當我們修寂止,我們會發現自己處於安止狀態,然後安定我們的心的結果,我們可以發現空性經驗。但我們以經教方式學習寂止,經常的情形是發現安止狀態更為強調空性,而較少解釋或重視空性的經驗。這純粹只是經教的特色風格使然。但是如果學像是大圓滿的教法,那麼你應瞭解寂止修法的目的何在。寂止的最終目標是能夠使我們進入空性的經驗當中。(p. 82)
有所緣專注(Fixation with an Object)
大圓滿具特色的專注方式是使用字母「阿」當作所緣物。我們以此方式練習寂止,慢慢就會達到安止狀態。當我們能維持在安止狀態一段較長時間,即使念頭生起,我們還是修成了寂止修法。
無所緣專注(Fixation without an Object)
我們凝視虛空,看入空性的層面。我們所有感官都保持安靜,試著放鬆於我們透過有所緣專注所達到的同樣的安止狀態。(pp. 82-83)
密續——融攝運動(Tantra—Integrating with Movement)
我們可以接受不同的法門以便去融攝運動。
許多人不瞭解運動的價值,他們相信我們的實相是空性,那就是一切皆空。但那並不是我們實相的全部。(p. 84)